2025 年夏天,重庆人盼了六年多的重庆东站终于要开门迎客了。作为重庆第三座超大型高铁站,它可不只是个坐车的地方 ——122 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比 300 个足球场还大,15 台 29 线的规模直接刷新成渝地区纪录。这栋 "钢铁巨兽" 到底有啥厉害之处?咱老百姓以后坐车、买房又会有啥变化?今天就来唠唠。
一、交通大变样:以后赶飞机、坐高铁更方便了
重庆东站最牛的就是 "立体交通网":地上跑公交、地下通地铁,高铁、飞机无缝衔接。以后从东站出发:
10 分钟到机场:坐东环线公交列车,从东站直达江北机场 T3 航站楼,比自己开车还快;
地铁随便换:轨道交通 6 号线支线、8 号线、24 号线、27 号线都通到站内,换乘不用出站,下雨天都不用打伞;
开车不堵车:配套修了 93 公里的 "五纵六横" 大马路,从东站到解放碑、观音桥都有直达快速路。
最让人兴奋的是运力提升:初期每年能送 5500 万人次出行,相当于每天有 15 万人从这儿坐车。以后春运、节假日再也不用挤重庆北站和西站了,分流效果杠杠的。
二、1 小时到成都,6 小时到北上广,高铁网像毛细血管
东站通车后,重庆的高铁网彻底变样:
1 小时生活圈:早上在东站坐高铁,1 小时到成都吃碗担担面,2 小时到贵阳尝肠旺面;
3 小时经济圈:下午去长沙看橘子洲头,晚上就能回重庆吃火锅,西安的肉夹馍、武汉的热干面也能当天往返;
6 小时通达全国:睡个午觉的功夫,就能到北京逛故宫、上海看外滩、深圳吃海鲜。
7 条高铁线路在这儿交汇,像极了山城的立体交通网:成渝高铁、渝黔高铁、渝万高铁... 光听名字就知道,以后去周边城市玩,说走就走。
三、东站周边要起飞?房价、商圈都得变
火车站开到哪儿,繁华就跟到哪儿。就像当年沙坪坝高铁站带动三峡广场一样,东站周边肯定要火:
商业扎堆:预计未来 3 年,东站周边会冒出大批商场、酒店、餐厅。参考其他城市,枢纽开通后商业地产价格能涨 20% 到 50%,现在已经有开发商盯着这块地了;
就业机会多:光是车站运营就需要 thousands of 人,加上周边商业、物流,预计能创造上万个岗位,服务员、保安、导购啥的,家门口就能找工作;
房价要变脸:现在东站附近的房价还在 "洼地",但通车后肯定看涨。就像重庆北站开通前,龙头寺房价才 3000 多,现在都破万了,有眼光的人已经开始看房了。
四、东部槽谷要逆袭,茶园、鹿角变 "新主城"
东站不只是个车站,更是东部槽谷的 "引擎"。以前从茶园到解放碑开车要 1 小时,以后坐地铁 24 号线 20 分钟就到。政府规划的 "三纵十三横" 路网一修好,东部槽谷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:
产业园扎堆:东站旁边要建物流园、科创园,以后上班族不用挤到渝中、江北,家门口就能挣高薪;
学校医院跟着来:人多了配套就得跟上,听说已经有重点中学、三甲医院计划在附近落户;
环境变公园:东站周边要建生态廊道,以后遛弯儿、跑步有好去处,不像现在光秃秃的。
五、老百姓最关心的:坐车方便不?票价贵不贵?
换乘超简单:站内 8 层空间,高铁、地铁、公交、出租都在一栋楼里,指示牌清清楚楚,不用担心迷路;
智能感拉满:刷脸进站、智能导航、VR 找站台,老年人也能看懂;
票价接地气:到成都还是 96 块钱,到贵阳 120 块左右,和现在差不多,但车次更多了,不用抢票。
六、东站背后的故事:为啥建这么久?
2018 年动工到现在,足足修了六年半。这可不是磨洋工 ——
地形太复杂:重庆是山城,东站挖地基就像在山上凿洞,光地下隧道就修了好几层;
技术难度高:15 台 29 线的站场要同时满足不同高铁停靠,轨道铺设精度要求毫米级;
配套全跟上:不是光修个站房,地铁、公路、商业体都得同步建,相当于造了个小城。
最后唠唠:东站通车后,你的生活将有这些变化
出差党:去成都开会、去贵阳谈生意,早上出发中午就能回重庆吃午饭;
旅游迷:周末带娃去张家界看玻璃桥,坐高铁比自己开车轻松太多;
买房族:茶园、鹿角的房子可以多看看,交通便利了,升值空间看得见;
创业者:东站周边的商铺、民宿、物流生意,说不定就是下一个风口。
这座钢铁巨兽不仅是个交通枢纽,更是重庆向东发展的钥匙。等夏天通车了,记得去打卡,感受下啥叫 "重庆速度"!你最期待东站带来的哪个变化?评论区聊聊呗~
保利配资-什么叫场外配资-上海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公司排名10强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